您的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细胞刀原理揭秘:帕金森患者不得不了解的治疗选择

发布时间:2025-11-02 10:21本文出处: 济南脑科医院

 

当剂末反应扑灭患者对药物的希望,当颤抖的双手愈发严重,许多患者会诉诸于帕金森的手术治疗,寄希望于手术的方法稳定颤抖的四肢,重新掌控僵硬的身躯。

 

细胞刀手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术刀,而是一项及其精准的技术。在容纳着千亿神经元的大脑深处,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精准的修复引发帕金森的微小故障点。

 

什么是细胞刀?

 

细胞刀,也即脑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微电极导向的射频消融技术。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其原理却相当简单:通过记录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在大脑的运动调节中枢基底节区寻找那些制造帕金森症状的罪魁祸首,然后修复它。

 

与普通的MRI导航手术不同的地方在于,细胞刀的优势是生理学定位能力。我们的医生曾这么评价细胞刀手术:MRI会告诉我们靶点在哪,而微电极记录会告诉我们靶点确实在这。

 

精确定位的三步流程

 

细胞刀手术是怎么精确定位的呢:

 

首先是影像学定位。患者佩戴的立体定向头架后会接受高分辨率的MRI扫描,提前为患者的大脑绘制出一份三维地图,确定需要干预的目标区域。通常是苍白球内侧部或是丘脑腹中间核。

 

紧接着是电生理确认。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微电极以0.5-1毫米的步进在大脑中穿行,用以确认每个神经元的放电特征。不同脑区的电信号特征不同:如苍白球外侧部的神经元频率为40-60赫兹,内侧部的神经元就要高一点为80-100赫兹。医生以此来判断尖端此刻所在的部位。

 

最后便是临时性测试。即正式消融前,医生进行的临时性的低功率刺激,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副作用反馈。是保证患者安全性的手段。

 

细胞刀如何雕刻大脑信号

 

完成精确定位后,射频电极就将温度控制在70-75℃,在确定的目标区域制造一个直径3-5毫米的微小毁损灶,虽然叫毁损灶,但其目的却不是破坏,更像是重塑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中导致帕金森症状的异常信号传递方式,并保留正常的神经功能。

 

临床数据统计中,那些以震颤为主的患者在接受细胞刀手术过后,震颤的改善率达到85-90%,对僵直和运动迟缓的改善也来到了70-80%。并且我们能让患者在手术台上亲眼看到自己颤抖多年的手恢复稳定。

 

细胞刀疗效与局限

 

目前细胞刀手术对以下情况展现出明显的效果:

 

对药物无效或效果减退的震颤

剂末现象的运动波动

药物引发的异动症

 

然而,金无足赤,细胞刀也存在自己的局限性。虽然细胞刀手术对帕金森阳性"症状改善明显,但对阴性症状却改善程度有限。而且细胞刀的效果只能维持3-5年,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部分症状可能会重新出现。

 

细胞刀的现代地位

 

相较于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细胞刀手术依然依靠独特的价值活跃在治疗一线。对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不适合植入异物的患者和只需要控制单侧症状的患者,细胞刀手术的高性价比和一次性解决问题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现如今,细胞刀手术和DBS手术共同为患者提供着更适合自身情况的选择,活跃在与帕金森斗争的一线。

 

纵观现代医学的发展史,细胞刀手术正是代表着医学对精准的极致追求——在维持生命奇迹的道路上,修复那些微小的一场。对抗帕金森这样的疾病,不能只依靠药物的攻防,对人体精密运作机制的深度理解能为患者提供另一种选择。

 

欢迎在帕金森问题上信任我们济南脑科医院,也可以免费咨询18678808382。让我们陪您,重新找回生活里那些踏实的日常。

 

拨号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优先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