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科室设置 > 骨骼肌肉疾病 > 肌张力障碍

扭转痉挛

发布时间:2017-01-16 15:34本文出处: 济南脑科医院
  扭转痉挛是一种肌张力障碍方面的疾病,是以肌张力障碍为典型表现。其临床表现为颈部、肢体、驱赶等全身的不自主的扭转,得了扭转性痉挛就需要及时治疗,本病多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在此之前,了解扭转性痉挛是非常的重要。
  扭转痉挛的症状表现
  1、病人常见的表现是,站立时头向一侧扭,肩背向后仰,一只胳膊向前伸,一只向后伸,两膝向内弯曲,两脚分得很开以保持平衡,或者伴有足内翻,足底不能着地。
  2、平躺时身体会呈弓形,靠肩与臀支撑,有的只能俯卧在床上。久之某些部位肌肉可能异常肥厚,关节也会挛缩变形。病人睡着后症状会消失。
  3、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是其典型表现,临床上表现为颈部、四肢、躯干甚至是全身的剧烈、不自主的扭转,手足的过伸或过曲,通常以身体的长轴为中心。其扭转动作往往十分缓慢,间歇重复出现。
  4、正常情况下我们完成一个动作,会有一组肌肉收缩而另一组对应的肌肉放松。对于扭转痉挛病人,这种肌肉自觉遵循的收缩与放松的程序被打乱了,代之以某些肌肉持续的紧张收缩,即便在安静状态下也是如此。
  扭转痉挛的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是9号染色体长臂(9q34)DYT1基因突变所致。由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造成的扭转痉挛,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4q。特发性扭转痉挛病因不明,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遗传史。有许多研究表明,约85%的扭转痉挛患者存在较低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少部分人有新的突变。在一般人中是否存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性连锁遗传类型尚不能肯定。在第一代遗传家族的亲属中,疾病的危险性约有20%。
  2、疾病因素:症状性扭转痉挛见于累及基底核的各种疾病,如感染(脑炎后),变性(肝豆状核变性,Hallervorden-Spatz病),代谢障碍(基底核钙化,大脑类脂质沉积),肿瘤等。
  3、中毒因素:特别是CO及左旋多巴,酚噻嗪或丁酰苯类过量而导致扭转痉挛。
  温馨提示:扭转痉挛患者在生活各方面均受严重影响,无法正常的生活,患者应及时治疗,并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济南脑科医院开设了“网络咨询预约服务”,免费咨询电话400-6900-971
拨号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优先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