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征兆,很多人常常认为是由于年龄大而引起的,从而忽略了疾病的征兆,为了便于疾病的鉴别,那么,手抖常见的症状有哪些?下面由济南脑科医院专家介绍下。
疾病分型静止性震颤:是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节律性震颤,常见手指搓丸样动作,频率4~6次/S,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也可见于下颌、唇和四肢等。
原发性震颤:本病以姿势性震颤为特征,典型的ET表现为一种单症状的姿势性震颤,即在保持某一姿势(如持筷、持杯等)时最明显,某些患者可在运动中加重,另一些患者初始即伴有运动性震颤,很少在静止时出现。姿势性震颤:身体的受累部分主动地在保持某种姿势时出现,而在运动及休息时消失。偶尔也可能在动作时略为明显,但大多在固定某一姿势时最为明显。一般较静止性震颤细而,平均8-12次/秒。
生理性手抖动: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该怎样自我缓解呢?
1、减少自我关注。让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你所面临的具体事务上,而不要关注自己的感觉。
2、放弃控制意图。通常患者发现自己不自然了,脸红了,手抖了,患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做出努力来控制自己的这些反应
3、培养接受态度。患者要学会与症状为友。当发现自己欲手抖脸红时,不要与之为敌,进行斗争,控制,而是要学会接受它。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病人及有需要的朋友更好的了解相关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由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个性化的指导意见,提供专业治疗方案.济南脑科医院专家热线:400-6900-971,在线咨询预约。